2018年各地高考历年分数线汇总
0 71

北京

批次文科理科
一批576532
二批488432
艺术类本科340300
体育340300
专科150150

天津

批次文科理科
本科批436407
高职--
艺术类--
体育类--
---

上海

批次分数线
自主招生控制分数线502
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401
体育类本科文化控制分数线281
艺术类本科文化控制分数线261

重庆
批次文科理科
一批524524
二批434428
高职(专科)140140

河北

批次文科理科
一批559511
二批441358
专科200200
艺术--
体育--

山西

批次文科理科
一批546516
二批476432
艺术类一批355335
艺术类二批309281
体育类一批437413
体育类二批381346

内蒙古

批次文科理科
一批501478
二批399336
专科160160
蒙授本科一批390368
蒙授本科二批307298
蒙授高职高专120120

辽宁

批次文科理科
自主招生553517
本科461368
专科180180

吉林

批次文科理科
一批542533
二批432405
三批316283
体育类普通本科332304
艺术类普通本科280263

黑龙江

批次文科理科
一批490472
二批406353
专科--
艺术类本科--
体育类本科--

山东

批次文科理科
本科批505435
自主招生550517
高水平运动员328282
艺术类本科328282
体育专业293

江苏

批次文科理科
一批337336
二批281285
体育类--
艺术类--

浙江

批次综合
第一段588
第二段490
第三段344
体育类一段-
体育类二段-

江西

批次文科理科
一批568527
二批496447
专科160160
军校军检线558517

福建

批次文科理科
一批551490
二批446378
专科363258
艺术本科290246
艺术体育专科253181

安徽

批次文科理科
一批550505
二批486432
高职200200

河南

批次文科理科
一批547499
二批436374
专科200200

湖南

批次文科理科
一批569513
二批526450
三批486409
专科200200

湖北

批次文科理科
本科一批561512
本科二批441375
高职200200

海南

批次文科理科
本科A批579539
国家专项计划579539
自主招生655602
体育本科A批439/77
艺术类本科376

广东

批次文科理科
本科批443376
高分优先投档线550500
专科215205

广西

批次文科理科
一批547513
二批403345
专科200200

四川

批次文科理科
一批553546
二批492458
高职(专科)190180

云南

批次文科理科
一批575530
二批490430
专科200200

贵州

批次文科理科
一批575484
二批477379
高职200200

西藏

批次文科理科
重点本科汉族460445
普通本科汉族355335
重点本少数民族375327
普通本少数民族320278
专科汉族169213
专科少数民族148210

陕西

批次文科理科
一批518474
二批467425
三批345332
专科160160
艺术类本科304276
艺术类专科112112

甘肃

批次文科理科
一批502483
二批456436
三批380370
高职180180
民族院校民族班400380

宁夏

批次文科理科
一批528463
二批498432
三批418352
专科200200

青海

批次文科理科
一批475403
二批424365
三批377334
藏汉双语455399
体育本科367310

新疆

批次文科理科
汉语言本科一批500467
汉语言本科二批372341
汉语言专科200200
0 71
() 全部评论
所有回复 (0)

推荐总结

  • 高考 234 0 1 发布

    报名时间

    全国各省市的报名时间都会有所不同,据各教育招生官网公布的高考报名时间来看,大都集中在11月至12月。

    考试时间

    旧时高考时间为7月7日、7月8日、7月9日,从2003年起,高考时间改为每年的6月7日、6月8日、6月9日。部分省级行政单位高考安排为:6月7日09:00:00—11:30:00考语文,15:00:00—17:00:00考数学。6月8日09:00:00—11:30:00考文科综合/理科综合;15:00:00—17:00:00考外语(英语/日语/俄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部分省级行政单位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有听力考试)。 

  • 高考 146 0 1 发布

    省/市2019年2018年2017年2016年2015年2014年2013年2012年河南100万+↑98.3万↑86.3万↑82万↑77.2万↑72.4万↓71.63万↓80.5万↑四川65万↑62万↑58.3万↑57.13万超57万57.17万↑54万↑53.8万↑河北55.96万↑48.6万↑43.6万↑42.31万↑40.48万↓41.82万↓44.98万↓45.93万↓湖南50万↑45.2万↑41.1万↑40.16万↑38.99万↑37.8万↑37.3万↑35.2万↓广西46万↑40万↑36.5万↑33万余↑近31万↓31.5万↑29.8万↑28.5万↓江西42.1万↑38万↑36.5万↑36.06万↑35.46万↑32.59万↑27.43万↑26.9万↓江苏33.9万33万33万↓36.04万↓39.29万↓42.57万↓45.1万↓47.4万↓重庆26.4万↑25万↑24.7万↓24.88万↓25.54万↑25.06万↑23.5万↑23万↑辽宁24.4万↑18.5万↓20.8万↓21.82万↓22.51万↓23.9万↓25.4万↓25.6万↑甘肃21.8万↓27.3万↓28.5万↓29.6万余↓30.38万↑29.7万↑28.3万↓29.6↓广东 75.8万↑75.7万↑73.3万↓75.4万↓75.6万↑72.7万↑69.2万↑山东 59.2万↑58.3万↓60.2万↑69.61万↑55.8万↑50万↓51万↓安徽 49.9万49.9万↓50.99万↓54.6万↑52.7万↑51.1万↑50.6万↓贵州 44.1万↑41.2万↑37.38万↑33.05万↑29.27万↑24.78万↓24.8万↑湖北 37.4万↑36.2万↑36.14万↓36.84万↓40.27万↓43.8万↓45.7万↓陕西 31.9万31.9万↓32.8万余↓34.4万↓35.3万↓36.65万↓37.53万↓浙江 30.6万↑29.1万↓30.74万↓31.79万↑30.86万↓31.3万↓31.6万↑山西 30.5万↓31.7万↓33.9万↓34.22万↑34.16万↓35.8万↓36.1万↑云南 30万↑29.3万↑28万↑27.21万↑25.59万↑23.6万↑21万↓内蒙古 19.5万↓19.8万↓20.11万↓18.4万↓18.8万↓19.3万↑18.95万↓新疆 20.7万↑18.4万↑16.61万↑16.05万↓16.26万↑15.87万↑15.47万↑福建 20万↑18.8万↑17.5万↓18.93万↓25.5万25.5万↑25万↓黑龙江 16.9万↓18.8万↓19.7万↓19.8万↓20.4万↓20.8万↓21万↑吉林 15万↑14.3万↓14.85万↓13.76万↓16.02万↑15.9万↓16.2万↓宁夏 6.9万6.9万6.9万↑6.7万↑6.4万↑5.87万↓6.02万↑海南 5.8万↑5.7万↓6.04万↓6.2万↑6.1万↑5.6万↑5.5万↑天津 5.5万↓5.7万↓约6万↓6.1万↓约6万6.3万↓6.4万↓北京5.9万↓6.3万↑6万↓6.12万↓6.8万↓7.05万↓7.27万↓7.3万↓青海5.7万↑4.2万↓4.6万↑4.5万↑4.2万↑3.97万↓4.06万↑3.8万↓上海 5万5万+约5.1万5.1万↓5.2万↓5.3万↓5.5万↓西藏 2.5万↓2.8万↑2.4万↑2.1万↑1.96万↑1.89万↓1.9万↑
  • 高考 98 0 1 发布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诣:到,去。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课:考核、督促、征收。风、化:教育感化。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劾:检举,揭发。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短:进谗言,说坏话。害:嫉妒。闻:听说,听见;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如“没死以闻”,“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折:指斥,指责,驳斥。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党:偏袒,伙同,包庇。矫:假托,假传。质:作人质;抵押。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二、官职人物常用词语

    (1)表官职的

    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宰,主持,相,辅佐。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三司:太尉,司徒、司空。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太尉:军事首脑。郎中:尚书属下部员。宦官:宫廷内侍,又称太监。侍郎侍中:宫廷侍卫。校尉:汉代军事长官。翰林学士:管文件,图书,侍读。太史:记史,管文收。国子监:中央教育机构。左右拾遗:唐代谏官。总督: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巡抚:总揽一省行政军事长官。知州:州一级行政长官。知,管理。太守:郡一级行政长官主簿:秘书。

    (1)表官职变化的

    表授予官职的词语。
    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如:举其偏,不为党。《左传"襄公三年》
    知: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宋史·侯可传》
    拜:授予官职。 如:……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征拜郎中。《张衡传》
    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元史·贾鲁传》:“延、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
    除:任命,授职。如:寻蒙国恩,除臣冼马。《陈情表》
    授:授给、给予官职。《元史·贾鲁传》:“秦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
    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如: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谭嗣同》
    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如: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都事。《元史·贾鲁传》
    察:考察后予推荐,选举。如:郡察孝廉,州举茂才。《三国志·吴主传》
    仕:做官。如: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
    仕宦:做官,任官职。如: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孔雀东南飞》
    仕进:进身为官。如:迈少恬静,不慕仕进。《晋书·许迈传》表罢免官职的词语。
    罢:免去,解除官职。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魏其武安侯列传》
    绌、黜:废掉官职。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封建论》
    免:罢免。如:免官削爵。〈汉书"贡禹传〉
    夺:削除。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书博鸡者事》表提升官职的词语。
    升:升官。如:升(鲁)台都事。《元史·贾鲁传》
    擢:在原官上提拔。如:擢为后将军。《汉书"赵充国传》
    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如: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拔三十余人。李白《与韩荆州书》
    迁:一般指提升。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谊传》
    陟:进用。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晋、进: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如:成语“加官进爵”
    加:加封,即在原来的官衔上增加荣衔,一般可享受一世特权。 如: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宋史·辛弃疾传》
    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表降低官职的词语。
    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贬:①降职。如:贬连州刺史。《刘禹锡传》②降职并外放。如:贬邵州刺史,不半道,贬永州司马。《新唐书·柳宗元传》
    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如: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卜居》
    左迁:降职贬官,特指贬官在外。如: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
    窜:放逐,贬官。如:暂为衔使,遂窜南夷。(韩俞《进学解》)
    左除、左降、左转:降职。如:帝怒,乃罢(陆)贽宰相,左除(张)滂等官(《新唐书·装延龄传》)
    出宰: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如: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有非其人,则民受其殃。(《后汉书·明帝纪》)表调动官职的词语。
    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汉书·王尊传》:“迁东郡太守。”
    徙:一般的调动官职。如:徙王信为楚王。《淮阴侯列传》
    调:变换官职。如:调为陇西都尉。《汉书"袁盎传》
    转、调、徙:调动官职。《张衡传》:“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补:补充空缺官职。如:太守察王尊廉,补辽西盐官长。《汉书·王尊传》
    改:改任官职。如:改刑部详覆官。《宋史·王济传》
    出:京官外调。如: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张衡传》表兼代官职的词语。
    兼:兼任。如: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领:兼任(较为低级的官职)。如:桓温镇江口,复引(乔)为司马,领广陵相。《晋书·袁乔传》
    行:代理官职。如:太祖行奋武将军。《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署:代理、暂任。 如:太守奇之,署守属监狱。《汉书·王尊传》
    权:暂代官职。如: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刘公嘉话》
    判:高位兼低职。如:除镇安武胜军节度史,司徒兼侍中,判相州。《宋史"韩琦传》
    假:临时的,代理的。如:乃相与共立为假上将军。(《史记·项羽本记》)
    摄:暂代官职。如:俄检校侍中,摄史部尚书。(《新唐书·杜如晦传》)
    守:代理官职。如:初平中,北海孔融召为主薄,守高密令。(《三国志·王修传》)表辞官
    告老:官员年老。如:时年已七十,遂隐上山,悬车告老。
    解官:辞去官职。如: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
    请老:古代官吏请求退休养老。如:祁溪请老,晋侯问嗣焉。
    乞身:古代认为官吏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称请求退职为“乞身”。如:时天下略定,通思欲避荣宠,以病上书乞身。(《后汉书·李通传》)
    乞骸骨:古代官吏请求退职,,意思是使骸骨归葬故乡。如:龚在位五年,以老病乞骸骨。
    移病:上书称病,为居官者请求退职的委婉语。如:即日父子供移病,满三月赐告。(《汉书·疏广传》)
    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如:以刑部尚书致辞仕。(《新唐书·白居易传》)
    这些词,都有个明显的特征,即后面常带表示官职或地点的专有名词,这给我们的翻译带来了方便——可以不译。更重要的是,官职的变动特别是主观情绪明显的降职和升职,往往是我们推断翻译主人公行为、事件中生难字词的重要依据。表人物个性的:
    耿、(仁)厚、(仁)矜、耿介、刚毅、周密、宽厚、正直、埂、鲠、骨鲠、鲠切、聪、慧、敏、木讷、佞、诈、阿谀、谄谗、谲、狷介。
    耿:光明。
    埂:正直。
    鲠:直爽,正直。
    佞:能说会道,引为巧言谄媚。
    谲:欺诈,玩弄手段。表人物品行的:
    行、德、操、节、清(廉)、淫(靡)、贪(浊)与科考有关的:
    贡举、第、登第、中第、状元、解元、乡试。与学校有关的:
    庠、序、太学、博士、太傅。表敬重的:
    敬、重、尊、恭。表赞扬的:
    多、嘉、称、誉、与、许、叹
    多:称赞。
    嘉:赞美。
    与:赞许。表社会状态的:
    治、乱、兴、盛、衰。表少数民族的:
    蛮、夷、戎、狄
    蛮:南蛮,古代统治阶级对南部民族带污蔑性的称呼。
    夷:东部少数民族。
    戎:西部少数民族。
    狄:北部少数民族。表人物地位的:
    贵、显、卑、官绅、豪。表主管的:
    知、典、主。与水利有关的:
    堤、决、溃、溢、涨、灌溉、涝、旱、堰、芜秽。与粮食有关的:
    粟、黍、禾、谷、稻、菽、稼穑、耕耘、稔、熟、刈、籴、粜、廪、禀、府、荒、欠收。
    稔:庄稼成熟。
    刈:割;镰刀一类的农具。
    廪:米仓。官府供给粮食。
    禀:给于各物。
    府:古代国家收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藏兵器的地方叫库。后来成了同义词。
    荒:荒年,收成不好。表粮食丰收的:
    丰、饶、赡、足、给、佚
    赡:富足,充足;供给。
    给:足,丰足。表食物的:
    糗、馔、肴、膳、羞(馐)、蔬、果、脂膏。表饱饥的:
    饱、饥、饿、馁、馑。
    馁:饥饿,五谷没有收成。
    馑:蔬菜和野菜吃不上。连用时饥和谨无区别。表俸禄的:
    俸、禄、秩、饷
    秩:官吏的俸禄。表布匹的:
    布、麻、匹、丝、绢、锦、练、绫、绡、缣、绸、罗、缎、绮、纱、绦、缟、缣、缯、蚕、桑。表穿戴的:
    纨绔、布衣、履、绶、冠、冕、巾、弱冠、免冠、带。表房舍的:宇、舍、馆、宅、第、邸、庑、屋。
    宇:屋檐。
    庑:高堂周围的郭房,厨房;房屋。表桌床的:
    案、几、床、榻。表违背的:
    牾、忤、逆、倍(背)。
    忤:违反,抵触。
    牾:逆。

    24.表揭发的:劾、讦、揭、擿

    劾:揭发罪状。

    讦:攻击或揭发别人的短处。

    25.表害怕的:畏、惧、惮、慑、骇、患。

    26.表嫉恨的:恶、厌、憎、贬、衔、怨、患、疾、恨、怒、诅

    衔:藏在心中,特指怀恨。

    诅:诅咒。

    27.表暗中的:阴、间、密。

    28.表诬陷的:中、谮、诬。

    谮:说坏话诬陷别人。

    29.表朝见的:朝、觐

    觐:原指诸侯秋天朝见天子。

    朝:诸侯春天朝见天子,后来都泛指朝见帝王。

    30.与京城有关的:禁、阙、畿、京、京畿。

    畿:京城所管辖的地方。

    31.与皇帝有关的:上、帝、祚、践祚、登基、用事、朕、孤、寡人、御、诏、召、诰、(驾)幸、膳、对策、轮对、奏、表、疏

    祚:福;帝王。

    践祚:即位。

    32.表说话的:曰、云、谓、诏、诰、告、敕、白、陈、对、语、谕、喻、晓、辩、问、谢、折、诘、诉、咨(谘)。

    告:告诫,嘱咐;皇帝的命令或诏书。

    谕:告诉,使人知道;知道,了解,明白。

    折:驳斥,使对方屈服。

    诘:责备,追问。

    诉:告状;诽谤。

    33.表劝说的:说、劝、规、讽、讥、谤、谏。

    34.表责备的:过、责、咎、诛、让、谴、尤、折。

    让:责备,责怪

    尤:罪过,过错

    折:驳斥,使对方屈服

    35.表宽容的:容、贷、恕、宽。

    36.表喜乐的:乐、欣(然)、悦(说)、欢、蹈舞。

    37.表哀怒的:怒、愤、恼、忿恚、涕泣、骂、责、戾、诟、谩

    戾:①凶暴,猛烈②违背,违反或乖张,不讲情理。

    诟:①耻辱②骂

    忿:愤怒,怨恨。

    恚:恨、怒。

    38.表刑罚的:辟、大辟、髡、笞、磔、刖、族、杖、流、赭衣、械。

    族:灭族。

    流:流放,古代的一种刑罚。

    赭衣:赭,红褐色。“衣赭衣,关三木”是古代犯人特穿的衣服。

    械:桎梏,脚镣和手铐。

    39.表监狱的:囹圄、狱。

    40.表拜访的:造、过、访、谒(见)、顾。

    41.表告别的:辞、别、谢。

    42.表离开某地的:去、迁、徙。

    43.表到往某地的:如、过、诣、往、经。

    44.与马匹有关的:马、驹、厩、策、羁、縻、辔、逸、驭、御、驾、辕、辙。

    逸:马脱了缰绳,放纵。

    45.表行动的:步、趋、走、遁、亡、逃、徙、匿、逋。

    遁:逃,“遁”与“逃”均是逃离某个地方,但“遁”比“逃”更隐蔽,多指悄悄地遛走,不知去向。

    逋:①逃亡,逃跑。②拖延,迟延。

    46.表死亡的:(驾)崩、山陵崩、薨、卒、不禄、死、没(殁)、终、圆寂。

    三、值得重视的特殊单音词

    1.狱:案件,案情;监狱:监管案件。

    2.脱:①副词,表推测,也许、或许;“事既未然,脱可免祸”。②连词,表假设,倘若、如果。

    3.第:①只,只是,只要;

    ②科举考试或官员考核的等级,如“高第”就是高的等级。(单独的“最”也可表示等级)

    4.独:若在疑问句中,表反问,难道、怎么。“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样用法的还有“宁”“顾”。

    5.他:别的,其他的,另外的。“又顾而之他”“王顾左右而言他”(《齐人有一妻一妾》)。

    四、值得了解的相关复音词

    1.下车:刚上任、刚到任。现有成语“下车伊始”。

    2.乞骸骨、请辞、告老、请归、乞归:辞官。

    3.用事:掌权,主管。

    4.视事:在任,在职;办公。

    5.听事:办公的地方。

    6.逆旅:旅馆。

    7.部曲:私家军队。

    8.祖道:在路上设宴为人饯行。祖,祭祀路神。

    9.家人:平民,老百姓。不同于“家里人”和“佣人、仆人”。

    10.起家:起于家,就是从家里被征召为官。

    11.作色:发怒。

    12.从子:侄子。从,堂房亲属;又如“从兄、从弟、从父”等。

    五、相对稳定的通假字

    1.乡,通“向”:“侯生果北乡自刭”(《史记·魏公子列传》)。

    2.详,通“佯”:“行十余里,广详死”(《史记·李将军列传》)。

    3.蚤,通“早”:“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4.倍,通“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记·项羽本纪》)。

    5.禽,通“擒”:“禽灭六王”(《史记·秦始皇本纪》)。

    6.畔,通“叛”:“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史记·淮阴侯列传》)。

    7.趣,①通“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史记·孙膑列传》)。

    ②通“促”:“趣赵兵亟入关”(《史记·陈涉世家》)。

    8.内,通“纳”:接纳,让……近来;藏。“无内诸侯军”(《史记·高祖本纪》)。

    9.郤,通“隙”:隔阂,矛盾。“令将军与臣有郤”(《史记·项羽本纪》)。

    10.责,通“债”:“此两家常折券弃责”(《史记·高祖本纪》)。

    六、表示时间的词

    1.表瞬间:俄、俄而、俄顷;顷、顷之、顷刻、有顷;旋、寻、无何。

    2.表过去:既、既而,先、先是、先时,初,时、当是时,曩、尝,昔、向。

    3.表一段时间:比、迨、逮、及、洎、居(后带时间,则译作“过了…”,不译作“居住”,如“居无何,居三月”)

    读文言文会用到哪些常识

    一、人的称谓

    直称姓名大致有三种情况:(1)自称姓名或名。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2)用于介绍或作传。如“遂与鲁肃俱诣孙权”,“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陶渊明为陶元亮,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韩愈为韩退之,柳宗元为柳子厚,欧阳修为欧阳永叔。

    【称号】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

    【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如称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王翱为王忠肃公,左光斗为左忠毅公,史可法为史忠烈公,林则徐为林文忠公。而称奸臣秦桧为缪丑则是一种“恶谥”。

    【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斋名为诚斋,人们称其为杨诚斋;姚鼐因斋名为惜抱轩而被称为姚惜抱、惜抱先生。再如称蒲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谭嗣同为谭壮飞(其斋名为壮飞楼)。

    【称籍贯】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孟襄阳;张九龄是曲江人,故而人称张曲江;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故而人称柳河东;北宋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故而人称王临川;明代戏曲家汤显祖被称为汤临川(江西临川人);

    【称郡望】韩愈虽系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但因昌黎(今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再如苏轼本是四川眉州人,可他有时自己戏称“赵郡苏轼”、“苏赵郡”,就因为苏氏是赵郡的望族。

    【称官名】把官名用作人的称谓在古代相当普遍,如称贾谊为贾太傅;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官至右军将军,至今人们还称其王右军;王维曾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杜甫曾任左拾遗,故而被称为杜拾遗,又因任过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被称为杜工部;刘禹锡曾任太子宾客,被称为刘宾客;柳永曾任屯田员外郎,被称为柳屯田;苏轼曾任 端明殿翰林学士,被称为苏学士。

    【称爵名】《训俭示康》“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寇准的爵号是莱国公,莱公是省称。《梅花岭记》“和硕豫亲

    【称官地】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如《赤壁之战》:“豫州今欲何至?”因刘备曾任豫州刺史,故以官地称之。再如贾谊曾贬为长沙王太傅,世称贾长沙;骆宾王曾任临海县丞,世称骆临海;岑参曾任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韦应物曾任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世称柳柳州;贾岛曾任长江县主簿,世称贾长江,他的诗集就叫《长江集》。

    【谦称】(1)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愚,谦称自己不聪明。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2)古代帝王的自谦词有孤(小

    二、古代职官

    【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

    【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如宋代赵普、文彦博等曾被加太师衔。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如《梅花岭记》“颜太师以兵解”,颜真卿曾被加太子太师衔,故称。再如明代张居正曾有八个虚衔,最后加太子太师衔;清代洪承畴也被加封太子太师衔,其实并未给太子讲过课。

    【少保】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后逐渐成为虚衔,如《梅花岭记》“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文天祥曾任少保官职,故称。其二,古代称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为“东宫三少”,后也逐渐成为虚衔。

    【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没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如《张衡传》:“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再如大书法家颜真卿曾任吏部尚书,诗人白居易曾任刑部尚书,,史可法曾任兵部尚书。

    【学士】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明清时承旨、侍读、侍讲、编修、庶吉士等虽亦为翰林学士,但与唐宋时翰林学士的地位和职掌都不同。如《(指南录)后序》“以资政殿学士行”,这是文天祥辞掉丞相后授予的官职;《谭嗣同》“君以学士徐公致靖荐”,徐致靖当时任翰林院侍读学士,这是专给帝王讲学的官职。白居易、欧阳修、苏轼、司马光、沈括、宋濂等都曾是翰林学士。

    【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为赵将……拜为上卿。”

    【大将军)先秦、西汉时是将军的最高称号。如汉高祖以韩信为大将军,汉武帝以卫青为大将军。魏晋以后渐成虚衔而无实职。明清两代于战争时才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张衡传》“大将军邓骘奇其才”,邓骘当时为汉安帝的大将军。

    【参知政事】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框密副使合称“宰执”。宋代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都曾任此职。《训俭示康》“参政鲁公为谏官”,“鲁公”指宋真宗时的鲁宗道。《谭嗣同》“参预新政者,犹唐宋之参知政事,实宰相之职”。

    【军机大臣】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无定员,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臣。军机大臣少则三、四人,多则六、七人,被称为“枢臣”。清末汉人只有左宗棠、张之洞、袁世凯等短时间地任过军机大臣。《谭嗣同》“时军机大臣刚毅监斩”。

    【军机章京】参见“军机大臣”条。是军机处的办事人员,军机大臣的属官,被称为“小军机”。《谭嗣同》:“皇上超擢四晶卿衔军机章京,与杨锐、林旭、刘光第同参预新政。”

    【御史】本为史官,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子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韩愈曾任监察御史。

    【枢密使】枢密院的长官。唐时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担任,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清代军机大臣往往被尊称为“枢密”。宋欧阳修曾任枢密副使。

    【左徒】战国时楚国的官名,与后世左右拾遗相当。主要职责是规谏皇帝、举荐人才。

    【太尉】元代以前的官职名称。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代称大司马。宋代定为最高一级武官。

    【上大夫】先秦官名,比卿低一等。。

    【大夫】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有时可指中央机关的要职,如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

    【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

    【太史】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秦汉以后设太史令,其职掌范围渐小,其地位渐低。司马迁做过太史令。文起为翰林院修撰,史官,故称太史。

    【长史】秦时为丞相属官,如李斯曾任长史,相当于丞相的秘书长。两汉以后成为将军属官,是幕僚之长。

    【侍郎】初为宫廷近侍。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唐代始以侍郎为三省(中书、门下、尚书)各部长官(尚书)的副职(详见“三省六部”条)。韩愈曾先后任过刑部、兵部、吏部的侍郎。

    【侍中】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出师表》提到的郭攸之、费祎即是侍中。

    【郎中】战国时为宫廷侍卫。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

    【参军】“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如《出师表》所说的参军蒋琬。晋以后地位渐低,成为诸王、将军的幕僚,如陶渊明曾任镇军参军,《后汉书》著者范晔曾任刘裕第四子刘义康的参军。隋唐以后逐渐成为地方官员,如杜甫曾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华州司功曹参军,白居易曾任京兆府户曹参军。

    【令尹】战国时楚国执掌军政大权的长官,相当于丞相,如《屈原列传》:“令尹子兰闻之大怒。”明清时指县长。

    【尹】参见“令尹”条。战国时楚国令尹的助手有左尹、右尹,如《鸿门宴》“楚左尹项伯者”,左尹地位略高于右尹。又为古代官的通称,如京兆尹、河南尹、州尹、县尹等。

    【都尉】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

    【冏卿】太仆寺卿的别称,掌管皇帝车马、牲畜之事。

    【司马】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如《鸿门宴》:“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隋唐时是州郡太守(刺史)的属官,如《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白居易当时被贬至九江,位在州郡别驾、长史之下。

    【节度使】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内地也遍设,造成割据局面,因此世称“藩镇”。

    【经略使】也简称“经略”。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如范仲淹曾任陕西经略副使。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官位高于总督。如《梅花岭记》“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洪承畴降清后曾任七省经略,驻扎江宁。

    【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唐白居易曾任杭州、苏州刺史,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

    【太守】参见“刺史”条。又称“郡守”,州郡最高行政长官。

    【都督】参见“经略使”条。军事长官或领兵将帅的官名,有的朝代地方最高长官亦称“都督”,相当于节度使或州郡刺史。如《梅花岭记》:“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刘肇基是驻地方卫所的军事长官。

    【巡抚】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抚院”、“抚台”、“抚军”。

    【抚军】参见“巡抚”条。又称作“抚臣”,如“诏赐抚臣名马衣缎”。

    【校尉】两汉时期次于将军的官职。如《赤壁之战》:“以鲁肃为赞军校尉。”鲁肃当时担任协助主帅周瑜规划军事的副将。唐以后地位渐低。

    【教头】宋代军中教练武艺的军官,《水浒传》中的林冲就是京城八十万禁军的枪棒教头。

    【提辖】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训练军队、督捕盗贼等事务。如《水浒传》中的鲁提辖鲁智深。

    【从事】中央或地方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又称“从事员”。《赤壁之战》:“晶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知府】即“太守”,又称“知州”。《登泰山记》:“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

    【县令】一县的行政长官,又称“知县”。《孔雀东南飞》:“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

    【里正】古代的乡官,即一里之长。如《促织》:“令以责之里正。”

    【里胥】管理乡里事务的公差。《促织》:“里胥狡黠,假此科敛丁口。”

    【三省六部】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令,下有中书侍郎、中书舍人等官职;门下省长官称侍中,下有门下侍郎、给事中等官职;尚书省长官为尚书令,下有左右仆射等官职。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管军事,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刑部(管司法刑狱,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各部长官称尚书,副职称侍郎,下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职。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

    三、天文历法

    【月亮的别称】月亮是古诗文提到的自然物中最突出的被描写的对象。它的别称可分为:

    (1)因初月如钩,故称银钩、玉钩。(2)因弦月如弓,故称玉弓、弓月。(3)因满月如轮如盘如镜,故称金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4)因传说月中有兔和蟾蜍,故称银兔、玉兔、金蟾、银蟾、蟾宫。(5)因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桂月、桂轮、桂宫、桂魄。(6)因传说月中有广寒、清虚两座宫殿,故称广寒、清虚。(7)因传说为月亮驾车之神名望舒,故称月亮为望舒。(8)因传说嫦娥住在月中,故称月亮为嫦娥。(9)因人们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称月亮为婵娟。

    【天狼星】为全天空最明亮的恒星。苏轼《江城子》词:“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其中用典皆出自星宿,雕弓指弧矢星,天狼即天狼星。屈原《九歌》中也有“举长矢兮射天狼”,长矢即弧矢星。

    【银河】又名银汉、天河、天汉、星汉、云汉,是横跨星空的一条乳白色亮带,由一千亿颗以上的恒星组成。

    【文曲星】星宿名之一。旧时迷信说法,文曲星是主管文运的星宿,文章写得好而被朝廷录用为大官的人是文曲星下凡。如吴敬梓《范进中举》:“这些中老爷的都是天上的文曲星。”

    【云气】古代迷信说法,龙起生云,虎啸生风,即所谓“云龙风虎”。又说真龙天子所产生的地方,天空有异样云气,占卜测望的人能够看出。如《鸿门宴》:“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农历】我国长期采用的一种传统历法,它以朔望的周期来定月,用置闰的办法使年平均长度接近太阳回归年,因这种历法安排了二十四节气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故称农历,又叫中历、夏历,俗称阴历。古人写文章,凡用序数纪月的,大多以农历为据。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根据太阳一年内的位置变化以及所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把一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的天数分成二十四段,分列在十二个月中,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情况,这就是二十四节气。每月分为两段,月首叫“节气”,月中叫“中气”。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顺序为:

    正月立春、雨水 二月惊蛰、春分 三月清明、谷雨 四月立夏、小雨

    五月芒种、夏至 六月小暑、大暑 七月立秋、处暑八月白露、秋分

    九月寒露、霜降 十月立冬、小雪 十一月 大雪、冬至十二月小寒、大寒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歌谣:“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初阳】约在农历十一月,冬至以后、立春以前的一段时间。此时阳气初动,故称“初阳”。《孔雀东南飞》:“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农历以正月、二、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仲春、季春;以四月、五月、六月为夏季,分别称作孟夏、仲夏、季夏;秋季、冬季以此类推。

    【社日】古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节日,在春分前后。

    【初七】农历七月初七,民间有七夕乞巧的风俗。传说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

    【下九】农历每月十九日,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五更】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称五夜。黄昏一更一鼓甲夜19-21点 人定二更二鼓乙夜21-23点 夜半三更三鼓丙夜23-1点 鸡鸣四更四鼓丁夜1-3点 平旦五更五鼓戊夜3-5点

    四、古代地理

    【中国】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但在古代文献中它是一个多义性的词组。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用来泛指中原地区。

    【中华】上古时期华夏族居四方之中的黄河流域一带,故称“中华”,后常用来泛指中原地区。

    【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州名分别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后成为中国的别称。

    【中原】又称中土、中州。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

    【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四海】参见“海内”条。指天下、全国。

    【六合】上下和四方,泛指天下。

    【八荒】四面八方遥远的地方,犹称“天下”。

    【江河】古代许多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

    【西河】又称河西,黄河以西的地区。

    【江东】因长江在安徽境内向东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为标准确定东西和左右。所指区域有大小之分,可指南京一带,也可指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即今苏南、浙江及皖南部分地区称作江东。

    【江左】即江东。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

    【江表】长江以南地区。

    【江南】长江以南的总称,所指区域因时而异。

    【山东】顾名思义,在山的东面。但需注意的是,因“山东”之“山”,可指崤山、华山、太行山、泰山等数种不同的山,而所指地域不尽相同。

    【关东】古代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近代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

    【关西】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

    【关中】所指范围不一,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

    【西域】古代称我国新疆及其以西地区。

    【朔漠】指北方的沙漠,也可单称“朔”,泛指北方。

    【百越】又作百粤、诸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统称为百越。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区。

    【五岳】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

    【京畿】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左忠毅公逸事》:“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

    【三辅】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

    【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项羽灭秦后曾将此地封给秦军三位降将,故得名。

    【郡】古代的行政区域。秦统一天下设三十六郡,隋唐后州郡互称,明清称府。

    【州】参见“郡”条。《隆中对》:“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道】汉代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设道,这是一种行政特区,与县相当。唐代的道,先为监察区,后演变为行政区,是州以上一级行政单位。明清在省内设道,其中守道是小行政区,而巡道只有监察区性质。《谭嗣同》“旋升宁夏道”,这里的“道”,指道的长官。

    【路】宋元时期行政区域,相当于现在的省。《{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山水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

    【古称别称】如南京又称建康、金陵、江宁、白下。再如杭州称临安、武林,苏州称姑苏,福州称三山,成都称锦官城。

    五、科举制度

    【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干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童生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e)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这里“披宫锦”即指中进士。《祭妹文》:“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进士】参见“殿试”条。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儒林外史》第十七回:“读书毕竟中进士是个了局。”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据统计,在我国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史上,考中进士的总数至少是98749人。古代许多著名作家都是进士出身,如唐代的贺知章、王勃、宋之问、王昌龄、王维、岑参、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柳宗元、杜牧等,宋代的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等。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状元】参见“殿试”条。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为科名中最高荣誉。历史上获状元称号的有一千多人,但真正参加殿试被录取的大约七百五十名左右。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王维,宋代文天祥都是经殿试而被赐状元称号的。

    【会元】参见“会试”条。举人参加会试,第一名称会元,其余考中的称贡士。

    【解元】参见“乡试”条。生员(秀才)参加乡试,第一名称解元,其余考中的称举人。

    【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欧阳修《卖油翁》中提到的“陈康肃公尧咨”,陈尧咨与其兄陈尧叟都曾考中状元,而陈尧叟则是连中三元。

    【鼎甲】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

    【贡士】参见“会试”条。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

    【举人】参见“乡试”条。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举人可授知县官职。《儒林外史》第三回写范进中举后,张乡绅立即送贺仪银和房屋,范的丈人胡屠户也立时变了嘴脸吹捧女婿“是天上的星宿”,而范得了消息,高兴得发了疯。说明古代中举后便可升官发财。

    【生员】即秀才,参见“童生试”条。通过院试(童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如王安石《伤仲永》“传一乡秀才观之”。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而称秀才为茂才,《阿Q正传》中称赵少爷“茂才公”,表示讽刺。

    【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书文、八比文。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破题”规定两句,说破题目意义;“承题”三句或四句,承接“破题”加以说明;“起讲”概括全文,是议论的开始;“入手”引入文章主体;从“起股”到“束股”是八股文的主要部分,尤以“中股”为重心。在正式议论的这四个段落中,每段都有两股相互排比对偶的文字,共为八股,八股文由此得名。八股文的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八股文的内容,不许超出《四书》、《五经》范围,要模拟圣贤的口气,传达圣贤的思想,考生不得自由发挥。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八股文起到了束缚思想、摧残人才的作用。

    【金榜】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同年】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训俭示康》:“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

    【校】夏代学校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

    【庠xiang】周代学校的名称。《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序】商代学校的名称。古人常以庠序称地方学校,或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

    【国学】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太学、小学教学内容都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尤以书、数为主。

    【乡学】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

    【稷下学宫】战国时期齐国的高等学府,因设于都城临淄稷下而得名。当时的儒、法、墨、道、阴阳等各学派都汇集于此,他们兴学论战、评论时政和传授生徒,孟子和荀子等大师都曾来此讲学,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重要园地。

    【太学】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

    【国子监jian】参见“太学”条。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从此国子监与太学互称,都是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如明代设“国子监”,而《送东阳马生序》中则称之为“太学”。

    【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善化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明代无锡有“东林书院”,曾培养了杨涟、左光斗这样一批不畏阉党权势、正直刚硬廉洁的进步人士,他们被称为“东林党”。

    【学官】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如祭酒、博士、助教、提学、学政、教授和教习、教谕等。

    【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唐代的韩愈、明代的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事》的作者)都曾任过国子监祭酒。

    【博士】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

    【司业】学官名。为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副校长,协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之职。

    【学政】学官名。“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促织》:“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学使即学政的别称。《左忠毅公逸事》:“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指左光斗任京城地区的学政。

    【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

    【助教】学官名。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祭酒

    【监生】国子监的学生。或由学政考取,或地方保送,或皇帝特许,后来成为虚名,捐钱就能取得监生资格。《祝福》中的“四叔”就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则是一个吝啬鬼的典型。

    【诸生】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

    六、风俗礼仪

    【春节】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此节乃一岁之首。古人又称元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称春节,是在采用公历纪元后。古代“春节”与“春季”为同义词。春节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多与农事有关。迎龙舞龙为取悦龙神保佑,风调雨顺;舞狮源于镇慑糟蹋庄稼、残害人畜之怪兽的传说。随着社会的发展,接神、敬天等活动已逐渐淘汰,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拜年贺喜等习俗至今仍广为流行。

    【元宵】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元宵习俗有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即圆子,用糯米粉做成实心的或带馅的圆子,可带汤吃,也可炒吃、蒸吃。

    【寒食】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日里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一、二日。

    【清明】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则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此时天气转暖,风和日丽,“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清明节由此得名。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历代文人都有以清明为题材入诗的。

    【端午】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端阳、重午、重五。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仪式,因“五”与“午”同音,农历五月初五遂成端午节。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屈原忠而被黜,投水自尽,于是人们以吃粽子、赛龙舟等来悼念他。端午习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等。

    【乞巧】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少女节或七夕。

    【中秋】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团圆节。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

    【重阳】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重阳时节,秋高气爽,风清月洁,故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

    【腊日】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这是古代岁末祭祀祖先、祭拜众神、庆祝丰收的节日。腊日通常在每年的最后——个月(腊月)举行,南北朝时腊日已固定在农历十二月初八。有吃赤豆粥、祭拜祖先等习俗。佛教的腊八粥后也渗入腊日习俗。

    【除夕】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晚,家家在打扫一清的屋里,摆上丰盛的菜肴,全家团聚吃“年饭”。此夜大家通宵不眠,或喝酒聊天,或猜谜下棋,嬉戏游乐,谓之“守岁”。零点时,众人争相奔出,在庭前拢火燃烧(古称“庭燎”,取其兴旺之意),并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之时抢先放出三个“冲天炮”,以求首先发达,大吉大利。此时,爆竹声、欢叫声响成一片,一派“爆竹声中除旧岁”的景象。

    【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古代贵族男子的字前常加伯(孟)、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父”或“甫”字表示男性,构成男子字的全称,如伯禽父、仲尼父、叔兴父等。

    【十二生肖】又称属相。古代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子为鼠,丑为牛,寅为虎,卯为兔,辰为龙,巳为蛇,午为马,未为羊,申为猴,酉为鸡,戌为狗,亥为猪。后以为某人生在某年就肖某物,如子年生的肖鼠,亥年生的肖猪,称为十二生肖。在古代,十二生肖常被涂上迷信色彩,一遇休戚祸福,往往牵扯起来,特别是在婚配中男女属相很有讲究,有所谓“鸡狗断头婚”、“龙虎不相容”等说法。

    【生辰八字】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各有天干、地支相配,每项两个字,四项共八个字。根据这八个字,可推算出一个人的命运。遇有大事,都需推算八字。旧俗订婚时,男女双方互换庚帖,上有生辰八字。双方各自卜问对方的生辰八字命相阴阳,以确定能否成婚,吉凶如何。

    【孝悌】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悌,指对兄长要敬重、顺从。

    【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左传·曹刿论战》中有这样的话:“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三牲】一指古代用于祭祀的牛、羊、猪,后来也称鸡、鱼、猪为三牲。一指夏、商、周三代所用牺牲的总称。

    【太牢、少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shi,猪)三牲全备为“太牢”。古代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这类牺牲称为牢;又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家祭】古人在家庙内祭祀祖先或家族守护神的礼仪。唐代即有专人制订家祭礼仪,相沿施行。宋代陆游《示儿》诗中有这么两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朝仪】古代帝王临朝的典礼。按规定:天子面向南,三公面向北以东为上,孤面向东以北为上,卿大夫面向西以北为上,王族在路门右侧,面向南以东为上,大仆大右及大仆的属官在路门左侧,面向南以西为上。朝仪之位已定,天子和臣子行揖礼,礼毕退朝。后世也称人臣朝君之礼仪为“朝仪”。

    【朝聘】古代宾礼之一。为诸侯定期朝见天子的礼制。诸侯朝见天子有三种形式:每年派大夫朝见天子称为“小聘”;每隔三年派卿朝见天子为“大聘”;每隔五年亲自朝见天子为“朝”。

    【朝觐】古代宾礼之一。为周代诸侯朝见天子的礼制。诸侯朝见天子,“春见曰朝,秋见曰觐”,此为定期朝见。春秋两季朝见天子,合称为朝觐。

    【揖让】一指古代宾主相见的礼节。揖让之礼按尊卑分为三种,称为三揖:一为土揖,专用于没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微向下;二为时揖,专用于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平而致于前;三为天揖,专用于同姓宾客,行礼时推手微向上。一指禅让,即让位于比自己更贤能的人。

    【长揖】这是古时不分尊卑的相见礼,拱手高举,自上而下。

    【拱】古代的一种相见礼,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论语·微子》中有这样的记载:“子路拱而立。”

    【顿首】古时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民间的拜贺、拜望、拜别等。也常用于书信中的起头或末尾,如丘迟《与陈伯之书》:“迟顿首。陈将军足下无恙,幸甚幸甚……丘迟顿首。”

    【稽首】古代的拜礼,为“九拜”之一。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头至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手在膝前,头在手后。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后来,子拜父,拜天拜神,新婚夫妇拜天地父母,拜祖拜庙,拜师,拜墓等,也都用此大礼。

    【九拜】我国古代特有的向对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礼。《周礼》谓“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日空首,四曰振动,五日吉拜,六日凶拜,七日奇拜,八日褒拜,九曰肃拜。”这是不同等级、不同身份的社会成员,在不同场合所使用的规定礼仪。

    【跪】两膝着地,挺直身子,臀不沾脚跟,以示庄重。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相如前进瓿,因跪请秦王。”

    【坐】古代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贴于脚跟。为了表示对人尊重,坐法颇有讲究:“虚坐尽后,食坐尽前。”“尽后”是尽量让身体坐后一点,以表谦恭;“尽前”是尽量把身体往前挪,以免饮食污染坐席而对人不敬。

    【座次】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古人尚右,以右为尊。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室。在堂上举行的礼节活动是南向为尊。皇帝聚会群臣,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的。因此,古人常把称王称帝叫做“南面”,称臣叫做“北面”。室东西长而南北窄,因此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鸿门宴》中有这样几句:“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项王座次最尊,张良座次最卑。

    【冠礼】古代男子成年时(二十岁)加冠的礼节。冠礼在宗庙中进行,由父亲主持,并由指定的贵宾给行冠礼的青年加冠三次,先后加缁布冠、皮弁、爵弁,分别表示有治人、为国出力、参加祭祀的权力。加冠后,由贵宾向冠者宣读祝辞,并给起一个与俊士德行相当的美“字”,使他成为受人尊敬的贵族成员。因为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所以后世将二十岁称作“弱冠”。

    【婚冠礼】古代嘉礼之一。《周礼》:“以婚冠之礼亲成男女。”古代贵族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后即可成婚,并享受成人待遇,女子十五岁行笄礼(笄:束发用的簪子。古时女子满十五岁把头发绾起来,戴上簪子)后也可结婚。所以把婚礼、冠礼合称为婚冠礼。

    【祖道】古代为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设宴送行的礼仪。《汉书》载,西汉将领李广利率军队出击匈奴之前,“丞相为祖道,送至渭桥”。《荆轲刺秦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文中的“祖”就是“祖道”,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送别。

    【斋戒】古代祭祀或重大事件,事先要沐浴、更衣、独居,戒其嗜欲,以示心地诚敬,这些活动叫“斋戒”。“斋”又称“致斋”,致斋三日,宿于内室,要求“五思”(思其居处、笑语、志意、所乐、所嗜),这主要是为了使思想集中、统一。“戒”又称“散斋”,散斋七日,宿于外室,停止参加一切娱乐活动,也不参加哀吊丧礼,以防“失正”、“散思”。古人斋戒时忌荤,但并非忌食鱼肉荤腥,而是忌食有辛味臭气的食物如葱、蒜等,这主要是为了防止祭祀时口中发出的臭气,对神灵、祖先有所亵渎。

    【虚左】古代座次以左为尊,空着左边的位置以待宾客称“虚左”。《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足见信陵君对侯生之尊敬。今人有“虚左以待”一语。

    【再拜】先后拜两次,表示礼节之隆重。旧时书信末尾也常用“再拜”,以表示敬意。

    【膜拜】古代的拜礼。行礼时,两手放在额上,长时间下跪叩头。原专指礼拜神佛时的一种敬礼,后泛指表示极端恭敬或畏服的行礼方式。今人多用“顶礼膜拜”形容对某人崇拜得五体投地。

    【折腰】即拜揖。鞠躬下拜,表示屈辱之意。《晋书·陶潜传》载:陶渊明曾为彭泽县令,州郡派督邮巡视至县,县吏劝陶束带迎见,他感叹地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后来引申为倾倒、崇拜,如毛泽东《沁园春·雪》:“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六礼】中国古代婚姻的六种手续和礼仪,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以文会友】古代文人交往、交友的礼俗。文人相交轻财物而重情谊、才学,故多以诗文相赠答,扬才露己,以表心态。唱酬是通行的方式,即以诗词相酬答。在宴饮等聚会时,更是不可有酒无诗,流行尽觞赋诗之俗。

    【讳称】古人对“死”有许多讳称,主要的有:(1)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称:薨、崩、百岁、千秋、晏驾、山陵崩等。(2)父母之死称:见背、孤露、弃养等。(3)佛道徒之死称:涅檠、圆寂、坐化、羽化、仙游、仙逝等。“仙逝”现也用于称被人尊敬的人物的死。(4)一般人的死称:亡故、长眠、长逝、过世、谢世、寿终、殒命、捐生、就木、溘逝、老、故、逝、终等。

  • 高考 207 0 1 发布

    每年高考分数出来,高兴一批惨淡一批。其实,不要过早高兴,也不要过早伤心。因为填报志愿是一大关键。每年都有因为志愿填报不当而高分落榜的学生,所以,大家一定要掌握好报志愿的技巧。

    第一步:阅读招生计划

    特别提醒考生注意的是,有些高校对填报志愿的要求以及一些有特殊规定的院校和专业进行了提示,考生一定要全部阅读。

    第二步:拟定志愿草表

    建议考生上网填报志愿前,先将选报的志愿填写到志愿草表上,再按志愿草表上的内容上网填报,可以减少在网上反复修改的次数,减少出错的可能性。

    第三步:登录指定网页

    登录省招办指定网页,打开浏览器,输入网报网址,如果网络管理员已经将网报地址设置为浏览器的主页,打开浏览器就可以啦。

    第四步: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用户名是考生准考证上的14位报名号数字,第一次登录网上填报志愿系统要输入初始密码,初始密码是考生本人的身份证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再点击“登录”按钮即可进入网上填报志愿系统。

    第五步:首次登录后必须修改密码

    填写联系地址和电话,阅读考生须知。首次进入网上填报志愿系统时,计算机屏幕上会出现修改密码、填写联系地址和电话及阅读“网上填报志愿考生须知”的界面。考生必须按要求修改初始密码并填写联系地址、电话等信息。考生应仔细阅读“网上填报志愿考生须知”,了解操作流程和相关要求以后再执行“修改”操作。考生只有正确完成本界面操作后方可进入系统进行其它操作。

    第六步:选择批次填报志愿

    先在网页上点击“填报志愿”按钮,选择要填报的批次进入填报页面,例如,你要填报第一批本科志愿,就点击“第一批本科”,进入第一批本科志愿栏,按志愿草表上的院校代号和专业代号填到一本志愿栏内。填完一本志愿后,如果你还要填报二本志愿,就点击“第二批本科”,进入第二批本科志愿栏填二本志愿。不同批次不同序号的院校志愿和不同序号的专业志愿要填到对应的志愿栏,每个志愿要与志愿栏一一对应,千万不要错栏错位。

    第七步:检查核对

    院校代号和专业代号输入完毕后,点击“下一步”按钮,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将你填的代号转换成相对应的院校和专业,屏幕上会显示你填报的院校名称和专业名称。这时候,要阅读屏幕上的提示信息,仔细核实显示的学校和专业是不是你想要填报的,如果不是,或出现红色字体显示的“无效院校”或“无效专业”就说明填错了代号,一定要按正确的代号更正,要不然就张冠李戴了。如果要修改或补填志愿,可以点击“上一步”按钮,返回到填报界面进行修改或补填。

    第八步:保存志愿信息

    检查志愿信息无误后,点击“保存”按钮,只有点击了“保存”按钮,填报的志愿信息才会储存到网报系统中;不点击的话,志愿信息就保存不了,等于没有填报志愿。每一个批次的志愿填好后,都要点击“保存”按钮,保存这个批次的志愿信息。

    第九步:查询志愿,退出系统

    把需要填报的各批次志愿全部填报完毕后,点击“查询志愿”按钮,可以全面查看各批次志愿填报情况,检查所填批次、院校、专业志愿是否完整准确,是否存在无效院校志愿或无效专业志愿。如果没有问题了,点击“安全退出”按钮,退出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关闭填报志愿的浏览器页面。 修改志愿:考生可在截止时间之前随时登录系统使用“填报志愿”与“查询志愿”功能。特别提醒考生的是,修改志愿后一定要点击“保存”,否则修改无效,多次修改志愿以考生最后一次保存为准。修改密码与联系方式:考生可在截止时间之前随时登录系统使用“修改密码”及“修改个人信息”功能进行修改。考生填报完志愿、退出网报系统后,应及时重新登录网报系统,核实自己所填的志愿是否准确无误。

  • 高考 231 0 1 发布

    高等院校的分类

    目前我国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校大约2500所 。由于学校之间在办学层次、办学水平、隶属关系、办学体制等方面的不同,普通高校就具有了不同的类别。普通高校的分类是招生录取中批次划分的参考依据之一,也是考生填报志愿所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社会上对学校的分类有很多,就考生填报志愿而言,一般比较关心学校的办学层次、办学体制、隶属关系等。按办学层次划分,可分为本科院校和高职(专科)院校等;按办学体制划分,可分为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新体制独立学院);按隶属关系分,可分为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央其它部门所属高校、省(区、市)所属高校以及行业所属高校等;按办学水平划分,可分为“985工程”大学、“211工程”大学等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和一般大学。此外,社会上还把学校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等,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另外,在考生报考过程中,还有本省高校和省外高校的区分。一般本省高校在当地的招生人数要远多于外地高校在本省的招生人数。

    “211工程”学校与“985工程”学校

    为了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与水平,国家先后施行了“211工程”和“985工程”两项重点建设工程,加入到这两项工程建设的学校都是目前我国办学水平和质量很高的学校。 所谓“211工程”即指按照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要求,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点,目前全国有112所高校是国家“211工程”院校。 为了贯彻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大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教育部决定在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重点支持部分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简称“985工程”。教育部自1999年起分别与部分省、市地方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将39所国内一流的知名高校列入“985工程”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名单,由国家、地方以及相关部委共同出资建设。

    招生计划

    考生在填报志愿的过程中,首先要了解各个高校的招生计划,根据招生计划来填报自己的志愿。高校在每年5月份前都要制定并向社会公布本校的分省招生计划,招生计划中包括计划的类型,比如:定向与非定向;学校的办学层次,比如:本科、专科(高职)等;专业的科类,比如:理工类、文史类等;学制,即在校学习的年限;以及各专业的招生人数、收费标准等。

    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

    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是由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根据全省考生高考成绩水平和招生计划,按一定的比例确定的投档新生的各批次、各科类最低成绩标准。招生院校只能在本院校所在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录取考生,只有高考特征成绩达到或超过批次线的考生(通常称“上线考生”)档案,才有可能被投档到高校,由高校选择录取。由于重点高校都安排在本科第一批次,因此本科第一批次的控制分数线又被称为“重点线”和“国本线”。相应地,本科第二批控制分数线又被称为“省本线”和“本科线”。

    院校调档分数线

    院校调档分数线又称调档线,是指以招生院校为单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类(如文科或理科)招生计划数的一定比例(1:1.2以内),在对第一志愿投档过程中自然形成的院校调档最低成绩标准。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调档分数线。省招办在投档过程中,将填报了该校志愿且成绩在批次线上的考生档案,按特征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按院校招生计划的一定比例进行投档,自然形成调档分数线。通常情况下,许多院校调档分数线往往高于批次线,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院校,其院校调档分数线等于批次线。一个考生在升学志愿中选报了某高校,能不能被录取,首先取决于他的成绩是否达到了这所学校的调档线。

    院校最低录取分

    由于院校在提档过程中是按照招生计划数的一定比例(一般在1:1.2以内)提档,因此,在生源充足的情况下,必然会有考生因为各种原因不能被录取,那么被录取考生的最低的分数即为最低录取分。一般这个最低录取分都是大于或等于院校提档分数线,但有时自主招生、定向就业生、少数民族预科等特殊类型招生由于招生政策所致,会使院校的最低录取分下降。对此应区别对待。

    什么是分数级差?

    分数级差一般可以分为学校志愿分级差和专业志愿分级差。 学校志愿分级差是指录取非第一院校志愿考生时的分数差额。例如:某高校规定的志愿级差为20分,第一志愿调档分数线为600分,那么第二志愿的调档分数线就为620分。第一志愿生源充足而且规定了志愿级差的院校,省招办按投档比例投完第一志愿考生档案,再按院校提出的志愿级差将第二志愿且分数在级差之上的考生档案投放给学校,由学校审核录取。 部分高校在分配专业时规定了专业级差,专业级差是指录取非第一专业考生时的分数差额。例如:某一学校规定专业级差为4分,学校在分配专业时,将第二专业志愿的考生成绩减去4分后,和第一专业志愿的考生一起排序确定专业。部分没有规定专业级差的学校,在分配专业时,有的采取志愿优先的原则,即首先满足第一专业志愿考生,有的采用分数优先的原则,优先录取分数高的考生。

  • 高考 75 0 1 发布

    省份高考录取时间省份高考录取时间北京本科提前批录取:7月7日-8月4日四川7月4日开始上海

      本科批次录取:7月15日-30日;

      高职(专科)批次录取:8月6日-14日

    云南

      本科提前批录取:7月6日-12日;

      本科一批录取:7月17日-24日;

      本科二批录取:7月27日-8月7日;

      高职(专科)提前批录取:8月12日;

      高职(专科)批录取:8月13日-18日


     天津

          本科批次录取将在7月10日至15日之间开始,8月1日之前完成;

      全部(各批次)录取工作将在8月上旬结束

    贵州

      本科提前批录取:7月9日-13日;

      本科一批录取:7月21日-26日;

      本科二批录取:7月27日-8月5日;

      高职专科提前批录取:8月9日-11日;

      高职专科批录取:8月12日-20日


     重庆

      本科提前批录取:7月9日-12日;

      本科一批录取:7月17日-21日;

      本科二批录取:7月28日-8月3日。


    西藏7月8日开始 河北

      本科提前批录取:7月13日18时结束;

      本科一批录取:7月18日18时结束;

      本科二批录取:7月26日18时结束;

      专科批录取:8月11日12时结束。


    吉林

      本科提前批录取:7月4日-15日;

      本科一批录取:7月20日-27日;

      本科二批录取:7月30日-8月9日;

      本科三批录取:8月10日-16日;

      高职专科提前批录取:8月20日-23日;

      高职专科批录取:8月22日-27日


     山西

      提前批录取:7月4日-17日;

      本科一批录取:7月17日-25日;

      本科二批录取:7月27日-8月11日;

      高职高专批录取:8月14日-26日


    辽宁

      本科提前批录取:7月12日-17日;

      本科一批录取:7月21日-29日;

      本科二批录取:7月30日-8月8日;

      高职(专科)批录取:8月9日-17日


     内蒙古

      本专科提前批:7月2日-7月12日;

      本科一批、一批B:7月16日-7月18日;

      本科二批、二批B:7月20日-7月26日;

      高职高专批:7月27日-7月30日


    黑龙江

      本科提前批录取:7月8日-13日;

      本科一批录取:7月15日-25日;

      本科二批录取:7月27日-8月6日;

      本科三批录取:8月7日-13日;

      高职(专科)提前批录取:8月13日-14日;

      高职(专科)批录取:8月16日-22日


     山东

      本科提前批录取:7月2日-13日;

      本科批录取:7月15日-8月2日;

      专科(高职)提前批录取:8月5日-6日;

      专科(高职)批录取:8月9日-15日


    陕西

      本科提前批录取:7月5日-10日;

      本科一批录取:7月15日-21日;

      本科二批录取:7月22日-29日;

      本科三批录取:8月2日-7日;

      高职高专批录取:8月8日-15日


     江苏

      本科提前批录取:7月8日-12日;

      本科一批录取:7月15日-19日;

      本科二批录取:7月21日-25日;

      高职(专科)批录取:8月1日-5日


    甘肃

      本科提前批录取:7月6日-17日;

      本科一批录取:7月17日-25日;

      本科二批录取:7月26日-8月4日;

      本科三批录取:8月7日-11日;

      高职(专科)录取:8月12日-26日


     浙江

      普通类提前录取:7月2日8:30-7月13日16:30;

      普通类平行录取:7月13日20:30-8月16日16:30;

      艺术类录取:6月28日8:30-8月10日16:30;

      体育类录取:7月8日8:30-8月10日16:30

    宁夏

      本科提前批录取:7月7日-14日;

      本科一批录取:7月15日-24日;

      本科二批录取:7月25日-31日;

      本科三批录取:8月5日-14日;

      高职(专科)录取:8月17日-24日


     江西

      本科提前批录取:7月8日-12日;

      本科一批录取:7月16日-23日;

      本科二批录取:7月24日-8月8日;

      高职专科批录取:8月13日-19日


    青海

      本科提前批录取:7月7日-14日;

      本科一批录取:7月15日-23日;

      本科二批录取:7月25日-8月2日;

      本科三批录取:8月5日-11日;

      高职高专批录取:8月17日-23日


    福建7月1日至8月20日新疆

      本科提前批录取:7月5日-10日;

      本科一批录取:7月17日-22日;

      本科二批录取:7月31日-8月6日;

      高职(专科)批录取:8月21日-27日


    安徽

      本科提前批录取:7月9日-12日;

      本科一批录取:7月18日-21日;

      本科二批录取:7月26日-30日;

      高职专科批录取:8月8日-10日


    海南 

      本科提前批录取:7月10日-13日;

      本科A批录取:7月17日-22日;

      本科B批录取:7月29日-8月1日;

      高职专科批录取:8月11日-15日

    河南

      提前批:7月9日-7月14日;

      本科一批:7月16日-7月22日;

      本科二批:7月25日-8月2日;

      高职高专批:8月10日-8月13日


    广东

      本科提前批录取:7月7日-14日;

      本科一批录取:7月16日-19日;

      本科二批录取:7月20日-25日;

      专科批录取:8月1日-4日


    湖南

      本科提前批录取:7月8日-7月11日16:30前;

      本科一批录取:7月16日-7月23日;

      本科二批录取:7月24日-7月30日;

      本科三批录取:8月2日-8月7日上午12:00;

      高职专科批录取:8月12日-8月20日

    广西

      本科提前批录取:7月3日-18日;

      本科一批录取:7月12日-18日;

      本科二批录取:7月21日-30日;

      高职专科批录取:8月9日-15日


    湖北

      本科提前批文理类:7月13日

      本科第一批:7月22日

      本科第二批:7月30日


  • 高考 237 0 1 发布

    什么是高考

    高考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简称,于1952年实行,于1965年废除,于1977年恢复。是对中国学生高中三年学业水平的一次总结,是一种相对公正、公平、公开的人才选拔形式。

    以此次成绩为依据,国家按照学习能力的差异将学生分进与其自身学习能力相当的学府。一些学习意志强的优秀学生有机会进入优秀高等学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重要的考试之一。高考是考生选择大学和进入大学的资格标准之一,也是国家教育考试之一。 高考并非中国公民获取文凭学历的惟一途径,还有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人高考、远程学历教育等途径,所取得学历是国家教育部认可的学历。高考由教育部统一组织调度,教育部或实行自主命题的省级考试院命题,每年的6月7日、6月8日考试,高考试卷分为全国卷和各省份自主命题试卷等。

    高考的历史沿革

    高考是高等学校选拔新生的制度,中国有1300多年科举考试的历史,这一制度曾显示出选拔人才的优越性,深深地影响了东亚各国。1905年,清廷出于发展新教育、培养实用人才的需要,废除了科举制度,转而引进西方的学校考试制度。中国现代高考制度的建立,就有这样两个重要来源:一是科举考试制度所形成的传统考试思维和价值,二是西方现代考试制度的模式和手段。

    1904年,清政府在张之洞等人的主持下颁行了《奏定学堂章程》。1905年,科举考试制度寿终正寝,从此中国现代教育登上了历史舞台。1936年,全国已经有100多所大学。当时的高考制度是各所学校自主组织命题,学生可以选择报考多所大学,也可能同时被多所大学录取。1952年,中国建立起来全国统一高等学校招生制度。统一高考招生能更好的显示出公平,也适应了当时国家快速选拔人才的需要。1977年,邓小平出任国家副总理,分管文教,主持恢复高考。恢复高考改变了千百万人的命运,挽救了中国教育,也挽救了整个中国。1983年,教育部正式提出“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方法。规定在中央部门或国防科工委系统所属的某些高等院校,要按一定比例面向农村或农场、牧场、矿区、油田等艰苦行业的定向招生。1981年,理科中增加了生物科。1983年,英语被正式列入高考科目。1985年,教育部规定:可以从参加统一高考的考生中招收少数国家计划外的自费生。一向由国家“统包”的招生制度,变成了不收费的国家计划招生和收费的国家调节招生同时并存的“双轨制”。同年,从美国引进标准化考试,并于当年首先在广东省进行了英语、数学两科的试点。  1985年以后,高考改革的总体趋势向减少高考科目方向发展。先是将理科7门、文科6门各减为3+2共5门,上海则实行3+1方案。同年,国家教委决定在北京大学等43所高等学校进行招收保送生的试点。1989年8月,国家教委决定将标准化考试逐步在全国推行。1994年,高考生物和地理被取消高考,名义上是为学生减负,结果非但减不了负,还导致学生地理和生物知识的贫乏。同年,政治被排除在统考科目之外,理科考试中不再考政治。1996年,中国高等教育试行并轨招生,高校学费开始增加。1997年,普通高校招生并轨改革。1999年,教育部出台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文件提出,跨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与任务,对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做出了全面部署 同年广东率先试行“3+X”改革方案,生物、地理又重新开始出现在高考科目中[6]  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适龄青年的15%。在短短的五六年中,大学招生扩大了将近3倍,“大众化教育”逐渐取代“精英教育”。高校毕业生缺乏技能、就业困难等问题,引起了人们对扩招的反思。2000年,一直由国家“全包”的师范专业也实行收费,招生并轨改革完成。2003年,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决定从2003年起将高考时间提前一个月,高考时间固定安排在每年6月7、8、9日。  2003年教育部批准首批22所高校开展自主招生试点。作为一种新的选才方式,具备自主招生资格的高校已有90所;类型逐渐增多,有“自主组织测试”、“校长实名推荐制”、“自主招生联考”等形式。2008年,中国开始启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2010年2月,公布公开征求意见稿,7月发布经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全文。文件明确提出要逐步形成分类考试、多元录取、综合评价的考试招生制度,为高考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2014年12月16、17日,教育部陆续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效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等四大高考改革配套方案。
  • 高考 222 0 1 发布

    体检时间

    各省的体检时间不同

    体检主要检查七个方面项目

    眼科,包括视力、色觉、眼病;

    内科,包括血压、发育情况、心脏及血管、呼吸系统、神经系统、腹部脏器等;

    外科,包括身高、体重、皮肤、面部、颈部、脊柱、四肢、关节等;

    耳鼻喉科,包括听力、嗅觉、耳鼻咽喉等;

    口腔科,包括唇腭、口吃等;

    胸部透视;

    肝功能检查,不包括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热门总结

  • 学习・教育 15058 0 1 发布

    学生会是学校党委领导下、团委指导下的主要学生组织,以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为宗旨,发挥服务学生的功能,是学校联系广大学生的桥梁和纽带。

    部门

    每所大学的架构都会有所不同,下列大学学生会一般常设部门

    主席团:学生会中枢机构,负责学生会工作的统筹规划。秘书处:负责监督检查学生会各个部门;负责学生会会议组织工作。学术部:举办有关学术类比赛等大型活动。宣传部:专门负责学生会各种活动的宣传,推送、视频、海报等宣传品制作。文艺部:举办文艺表演,如迎新晚会、联欢会、元旦汇演等。同时负责管理艺术团。体育部:开展运动会、体育比赛等项目活动。同时负责管理篮球队、足球队等。生活部:处理学生校内投诉、维权,协助宿舍安全检查等基础服务工作。外联部:负责联系外校学生会或其他学生组织,校内活动礼宾接待,寻求赞助等;内建部:负责学生会内部的组织建设,开展面向学生会内部的内建活动。卫生部:顾名思义,检查全校各班级卫生并予以评分。参加学生有哪些好处勇气:面试学生会需要勇气,有了勇气才能在那么多竞争者面前尽情的展现自己。口才:学生会每周的例会、活动之后的总结都能锻炼口才和文笔。自信:有了勇气就必须要有自信,上讲台进行演讲汇报,慢慢的改善自己,调整自己,一点一点的进步,这就是自信的累积。经验:这也是加入学生会的目的之一,让自己拥有这此经验是受益的,只要坚持下来,领悟每个活动从策划到总结的意义,会对未来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好处。
  • 大学教育 5173 0 1 发布

    勤工俭学(work-study program),学校组织的或学生个人从事的有酬劳动,用以助学。美、日等国称之为“工作助学”。

    种类

    勤工俭学分为2种:

    分固定岗位临时岗位

    岗位类型:勤工助学岗位分固定岗位和临时岗位。固定岗位是指持续一个学期以上的长期性岗位和寒暑假期间的连续性岗位;临时岗位是指不具有长期性,通过一次或几次勤工助学活动即完成任务的工作岗位。

    对象

    参加勤工俭学的大学生大部分是相对家境差一些的学生,为了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自觉找兼职维持生活,也有一部分家境较好的学生,他们找兼职的目的是为了增加自己的社会经验,丰富阅历。

    规定

    校内勤工助学的相关要求规定:

    1、在校内开展勤工助学活动的,学生及用人单位须遵守国家及学校勤工助学相关管理规定。学生在校外开展勤工助学活动的,勤工助学管理服务组织必须经学校授权,代表学校与用人单位和学生三方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书。

    2、签订协议书并办理相关聘用手续后,学生方可开展勤工助学活动。协议书必须明确学校、用人单位和学生等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开展勤工助学活动的学生如发生意外伤害事故的处理办法以及争议解决方法。

    3、校内临时岗位按小时计酬。每小时酬金可参照学校当地政府或有关部门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合理确定,原则上不低于每小时12元人民币。

  • 语言 5015 0 1 发布

    英语等级考试有很多,不同机构组织的等级考试,所以影响力也是各不相同,这里给大家整理影响力比较高一点的英语等级考试,如不全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国内专业四级与八级(英语专业)

    主要是专四和专八;即TEM4(TEM 4,Test for English Majors-Band 4)和TEM8(TEM 8,Test for English Majors-Band 8),最高级别是英语专业八级。英语专业的学生必须获得的证书。

    大学英语四六级(非英语专业:)

    大学非英语专业:主要是英语四级(CET-4)和六级(CET-6);CET是College English Test的缩写。每年各举行两次。

    全国英语等级考试

    全国英语等级考试(Public English Test System, 简称PETS)是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设计并实施的全国性英语水平考试体系。应试者不分年龄、学历、户籍等背景(但因政策原因,暂不面向仍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只要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均可选择适合自己的级别。

    PETS共有五个级别,1年安排2次考试,

    PETS-1PETS-2PETS-3PETS-4PETS-5英语职称考试

    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英语等级考试是由国家人事部组织实施的一项外语考试,它根据英语在不同专业领域活动中的应用特点,结合专业技术人员掌握和应用英语的实际情况,对申报不同级别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的英语水平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该考试根据专业技术人员使用英语的实际情况,把考试的重点放在了阅读理解上面。统一考试由人事部统筹规划、指导并确定合格标准。考试考务工作的组织与实施由人事部人事考试中心负责。考试每年举行一次,时间一般安排在3月最后一个星期,一般只在地级以上城市设立考点。

    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英语等级考试共分三个专业类别:综合类、理工类、卫生类。每个专业类别的考试各分A、B、C三个等级。

    国外托福托福是由美国教育测验服务社(ETS)举办的英语能力考试,全名为“检定非英语为母语者的英语能力考试”,中文由TOEFL而音译为“托福”。

    TOEFL有三种,分别是: pbt—paper based test 纸考 677, cbt—computer based test 机考 300, ibt—internet based test 网考 120, 新托福满分是120分。TOEFL考试的有效期为两年,

    雅思

    雅思,简称IELTS,中文名为国际英语语言测试系统,是由英国文化协会(即英国驻华大使馆/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和澳大利亚教育国际开发署共同举办的国际英语水平测试。此项考试是为申请赴英语国家(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等)留学、移民的非英语国家学生而设,用来评定考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GMAT

    GMAT考试是由美国经企管理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委员会(GMAC)委托新泽西州普林斯顿的美国考试中心(ETS)主办的,在我国的举办单位是中国国外考试协调处(CIECB)。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高校都采用GMAT考试成绩来评估申请入学者是否适合于在商业、经济和管理等专业的研究生阶段学习,以决定是否录取。

  • 语言 4607 0 1 发布

    等级划分

    一般韩国语(Standard TOPIK,S-TOPIK),分三个级别(低级、中级、高级)。

    1级(低级)2级(低级)3级(中级)4级(中级)5级(高级)6级(高级)要求

    1.一级

    要求能够简单的进行交流,可以进行天气、个人兴趣和家庭成员等方面的对话,能够理解简单的生活常用语,词汇量的要求是800个左右。

    2.二级

    能够表达自己简单的诉求,可以与工作人员进行对话和交流,并且可以对正式用语和非正式用于进行区别,词汇量的要求是1500-2000个之间。

    3.三级

    可以正确理解各类公共标语,可以进行比较复杂的日常对话,并且书面语和口语都有比较好的掌握,能够在课堂中接受教学。

    4.四级

    可以完整的表达自己的诉求,并且能够无障碍阅读课本和报纸,可以与本地人自如的进行对话,并且能够无障碍的接受课堂授课。

    5.五级

    能够完整的进行专业性的表达, 在各项领域都能够进行完整的表达,不会有很大的障碍,对日常各项规范语都很了解。

    6.六级

    基本上达到了韩语母语的水平。

  • 语言 4415 0 1 发布
    等级划分

    日语等级考试是由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和日本国际教育支援协会举办的国际范围的等级考试,每年7月和12月由日本组织在全球各地统一进行考试。

    根据难度和水平的不同共分为5个级别

    N1(最高)N2N3N4N5要求N1要求

    能够理解各种场面的日语

    读:能够阅读有关各类话题的报纸社论、评论等逻辑性稍强、抽象度高的文章,理解 文章的构成及内容。能够阅读有关各类话题的深层次内容的读物,理解上下文及具体的表达意图。听:能够听懂各种场合一般语速的连贯会话、新闻及讲座内容,详细理解上下文含 义、出场人物的关系及内容的逻辑构成等,掌握大意。N2要求

    能够理解日常生活中的日语,和一定程度上理解各种场面的日语

    读:能够阅读和理解有关各类话题的报纸及杂志报导、解说、简单的评论等论点清晰的文章的内容。能够阅读有关一般话题的读物,理解上下文及表达意图。听:除了日常生活中的日语外,能够听懂接近一般语速的各种场面的连贯会话及新闻,理解上下文含义、出场人物的关系,掌握大意。N3要求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理解日常生活中的日语。

    读:能够阅读和理解日常话题中表达具体内容的文章。能够通过报纸的标题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在日常生活中,对于难度稍高的文章,通过解释或改变表达方式能够理解其大意。听:能够大致听懂接近一般语速的有关日常生活的连贯会话,大致理解会话的具体内容及出场人物的关系等。N4要求

    能够理解基本的日语

    读:能够阅读和理解使用基本词汇及汉字书写的有关日常生活话题的文章。听:能够大致听懂语速稍慢的有关日常生活的会话。N5要求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理解基本的日语

    读:能够阅读和理解使用平假名、片假名及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基本汉字书写的惯用短语、句子及文章。听:能够听懂语速缓慢的课堂用语及日常生活用语中的简单会话。
  • 语言 4143 0 1 发布

    等级划分

    欧标的全称是“欧洲共同语言参考标准(Der Gemeinsame europäische Referenzrahmen für Sprachen,GeR),是为语言学习者和语言教学者的语言习得、语言使用和语言能力的提升而制定的一项标准。这项标准在2001年被制定出来,

    包括6个等级:

    A1入门级A2初级B1中级B2中高级C1高级C2精通级要求

    德语A1:

     能够理解运用一些日常习语,一些简单的叙述能够表达一些实在的需求。能自我介绍或介绍别人,向一个人提出一些相关问题——比如:关于他的居住地,他的亲戚,和他属于哪里等等,也能回答相同种类的问题。如果对话者说的慢且清楚而且表现的比较配合,能够以简单的方式进行交流。

    德语A2:

     能够明白写出来或是听到的一些独立的句子,那些经常在贴近自己环境中使用的用法(例如,个人信息,家庭资料,购物,附近环境,工作),能够讨论一些简单而日常的任务,此交流一些意见。能用简单的方式描述他的组成,他的环境,提及一些有关贴近自己需求的主题。

    德语B1:

    当在工作,学校及娱乐的环境时,说的清楚而标准,能理解主要的观点。当在该语言主要适用地区旅行时遇到状况,遇到能使自己摆脱困境。能制造简单话题讨论,紧贴生活日常主题,或在一些大家感兴趣的地方。能够描述一个事件,一次经历或一个梦想,描述希望或者目标,能为了一个任务或观点,陈述简单的理由和解释。

    德语 B2: 

    能够理解一篇较有深度文章的有着具体或抽象主题的主要内容,包括一些有专业性的技术文章。能流畅及时的与母语使用者无压力的进行交流,能以一种明确的方式解释,具体的描述一个大的主题,提出对一些时事新闻的见解,列举利弊和不同可能性。

    德语C1:

     能理解一篇长而难的文章,并且理解其中一些含蓄的意思。不用明显的自己现场想词的组句,可以及时流畅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在社交生活,职业生活,学术生活中,用一种有效随机应变地方式使用语言。能根据较难主题发表观点,较好的组织展示自己灵活的组织能力,连接能力。

    德语 C2: 

    能不费力的理解所有听到的和读到的。能真对无论来源是口头或是书面的材料做出大纲,新构架不同的论点。能以一种精确地方法迅速极其熟练的表达,说出那些细小的差距和主题内涵。

  • 资格 4046 0 1 发布

    普通话是现代汉语的标准语。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广播电影电视部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试行)》。


    等级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是划分 普通话水平等级的全国统一标准。普通话水平等级分为三级六等,即一、二、三级,每个级别再分出甲乙两个等次;一级甲等为最高,三级乙等为最低。应试人的普通话水平根据在测试中所获得的分值确定。 

    一级甲等朗读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准,语汇、语法正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测试总失分率在3%以内。一级乙等朗读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准,语汇、语法正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偶有字音、字调失误。测试总失分率在8%以内二级甲等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调发音基本标准,语调自然,表达流畅。少数难点音(平翘舌音、前后鼻尾音、边鼻音等)有时出现失误。语汇、语法极少有误。测试总失分率在13%以内。二级乙等朗读和自由交谈时,个别调子不准,声韵母发音有不到位现象。难点音较多(平翘舌音、前后鼻尾音、边鼻音、fu-hu、 z-zh-j、送气不送气、i-ü不分、保留浊塞音、浊塞擦音、丢介音、复韵母单音化等),失误较多。方言语调不明显,有使用方言词、方言语法的情况。测试总失分率在20%以内。三级甲等甲等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母发音失误较多,难点音超出常见范围,声调调值多不准。方言语调明显。语汇、语法有失误。测试总失分率在30%以内。三级乙等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调发音失误多,方音特征突出。方言语调明显。语汇、语法失误较多。外地人听其谈话有听不懂的情况。测试总失分率在40%以内。
  • 资格 4036 0 1 发布

    普通话是现代汉语的标准语。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广播电影电视部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试行)》。普通话水平测试(PSC:PUTONGHUA SHUIPING CESHI)是对应试人运用普通话的规范程度、熟练程度的口语考试。考试形式为口试。普通话水平等级分为三级六等,即一、二、三级,每个级别再分出甲乙两个等次;一级甲等为最高,三级乙等为最低。


    流程报名

    首先上网查清楚所在地区的报名时间及方式,有些地区可以网上报名,有些地区必须现场报名,各地都会有公告,一定要查询清楚。

    考试

    普通话考试是机考,流程如下:

    进入考场按准考证的时间和地点找到自己开始的位置,,监考老师进行身份确认。随后播放考试流程视频,如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询问监考老师。应试人登录屏幕出现登录界面后,考生填入自己的准考证号。准考证号的前几位系统会自动显示,考生只需填写最后四位数字。输入后,点击“进入”按钮登录。核对信息考生登录成功后,考试机屏幕上会显示考生个人信息,应试人请仔细核对所显示信息是否与自己相符。核对无误后,请单击“确认”按钮继续。进入系统试音入试音页面后,考生会听到系统的提示语,提示语结束后,请以适中的音量和语速朗读页面呈现的句子,进行试音。开始考试第一题 读单音节字词100个字词,分10行排列,一行蓝色字,一行黑色字,避免考生读串行。考生应横向朗读,不得纵向朗读,否则系统无法识别。第二题 读多音节词语100个多音节词语分7行排列,一行蓝色字,一行黑色字,避免考生读串行。考生应横向朗读,不得纵向朗读,否则系统无法识别。第三题 朗读短文特别提醒:第一、二、三题考生无需等蓝色动态时间条运行完毕,只要读完试题内容,就可以点击确认键后进入下一题。第四题 命题说话在给出的两个话题题目中选择一个来说。说满三分钟直至屏幕画面跳转到另一界面本次测试就结束了。结束考试试卷提交后,请应试人点击屏幕中央的“确定”按钮,结束测试。应试人摘下耳机放在桌上,经工作人员确认后请及时离开测试室。